前言
雞傳染性法氏囊(IBD)是一種急性、高度接觸性、病毒性疾病。本病1957年首次在美國特拉華州南部的甘波羅地區發現,因此又稱甘波羅病。1987年以后在歐洲的比利時、荷蘭、土耳其等地陸續出現超強毒株流行,尤其以1989年英國因本病超強毒株的流行最為嚴重,每周死亡高達30萬只,因此又稱為“雞的艾滋病”。本病的特點是發病急、發病率高、病程短,可誘發多種疫病或使多種疫苗免疫失敗。給養雞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,一方面是高死亡率、高淘汰率、影響雞體自身生長發育的直接經濟損失;另一方面是雞體的免疫機能障礙,影響各種疫苗的免疫應答,甚至導致免疫失敗,同時隨著免疫力降低,雞體對于各種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加,導致雞群極易發病,為養雞業造成重大災害。
下面就當前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病機理、流行特點、預防與治療等進行探討,希望能為廣大養殖戶為本病的防治提供幫助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病機理:
傳染性法氏囊病通常通過消化道途徑感染,法氏囊病毒(IBDV)在腸道進行少量的復制,然后通過門靜脈系統進入肝臟,感染后5小時,已經可以在肝臟,尤其是枯否氏細胞中檢出病毒。病毒通過肝臟再進入主循環系統,病毒經過心臟,然后經全身血液循環到達本病的靶向器官——法氏囊。感染13小時后,大量的病毒在法氏囊復制,B淋巴細胞減少,對法氏囊造成嚴重的損傷,導致免疫應答能力下降,最終導致免疫抑制,從而破壞機體對于抗原刺激產生反應進而形成抗體的能力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點:
自然宿主:
不受品種限制,自然感染宿主。各品種雞都易感染本病,尤其以白色輕型品種(白來航)最易感染,火雞可以隱性感染。
發病日齡明顯變寬,病程延長。多發于2周齡~15周齡,以4周齡~6周齡最易感,但臨床發現近年來發病日齡范圍有所擴大,早可提前至3日齡~4日齡,晚可推遲到25周齡,呈現發病范圍向兩端延伸的趨勢。3周齡前的幼雛發病時有的病程可達2周以上;籠養的3周齡~5周齡雛雞發病后病程較散養的長;成年產蛋雞群常呈散發流行。
傳播方式:
水平傳播:本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播,也可以通過被法氏囊病毒感染的飼料、飲水、墊料、塵土、用具、空氣、車輛、人員、衣物、昆蟲、老鼠等間接傳播。病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,病雞是主要傳染源。
垂直傳播:主要是通過被法氏囊病毒污染過的種蛋傳播。
季節流行:本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流行性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主要以6—7月份和10月份發病較多,在蚊蠅較多的季節多發。
不同日齡感染對法氏囊的破壞程度:
1、0—3周齡:發生非典型性法氏囊即可造成法氏囊的永久性損傷,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,最終導致疾病頻發,免疫抑制等。
2、3—6周齡:發生典型性法氏囊病對于法氏囊的損傷相對幼齡雞較小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臨床癥狀:
本病潛伏期2—3天,易感雞群感染后發病是突然的,病程經過7—8天,發病3天開始死亡,4—6天達到死亡高峰,8天左右停止。初期癥狀見到部分雞啄自己肛門周圍的羽毛,隨即病雞出現腹瀉,排白色黏稠或水樣稀便。一部分雞身體震顫,走路搖晃,步態不穩。隨著病程的發展,飲食欲下降,翅膀下垂,羽毛逆立無光澤,嚴重病雞呈昏睡狀。感染72小時后,體溫升高1—1.5度,僅10小時左右,溫度下降1—2度,后期觸摸病雞有冷感,此時因脫水嚴重,趾爪干癟,眼窩凹陷,最終機體極度衰竭而死亡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解剖癥狀:
病死雞脫水嚴重,胸肌顏色變暗。
法氏囊病變:
外觀形態——感染后2—3天,法氏囊腫大,體積和重量增加;感染后4天,法氏囊體積和重量變為正常的2倍,隨后開始逐漸縮?。桓腥竞?天,法氏囊恢復到正常大小,但繼續萎縮;感染后第8天,法氏囊的重量只相當于正常的1/8。
顏色及內部變化——感染后2—3天,法氏囊漿膜面有黃色膠凍樣滲出物,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為乳白色;隨著法氏囊的恢復,滲出液逐漸消失;當法氏囊開始萎縮時,變為灰色。感染嚴重的法氏囊表面有點狀出血或淤血性出血,顏色變為紫黑色,外觀呈“紫葡萄樣”。
腎臟病變:輸尿管擴張,內有尿酸鹽沉積,腎臟腫大。
腺胃與肌胃交界處的粘膜有出血點或出血斑。
胸肌或腿肌,順肌纖維方向有條紋或斑塊狀出血。
胸腺:萎縮,有點狀出血。
脾臟:腫大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:
與傳染性支氣管炎(腎型):二者都可以引起腎臟腫大,輸尿管擴張,內有尿酸鹽沉積。但是傳染性支氣管炎伴發呼吸道癥狀而且法氏囊基本無變化。
與白冠?。ㄗ】ㄊ桨准毎x?。憾叨伎梢砸鹦赝燃〕鲅?。但是白冠病表現雞冠發白,內臟出血,心臟上有白色小結節。
與新城疫:二者都可以引起腺胃出血。但是新城疫伴發呼吸道癥狀而且法氏囊沒有變化,腺胃主要在腺胃乳頭出血。
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:
預防:
疫苗預防:選擇正規可靠地疫苗廠家引進疫苗;合理科學的安排免疫程序,法氏囊高發地區可以選擇在5—7日齡首免,同時注射法氏囊油乳苗,不可將法氏囊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防疫;盡量選擇單只滴口免疫,這樣有利于局部免疫屏障的建立,免疫后的疫苗瓶要經過滅活處理,可以在消毒水內浸泡或高溫滅活,防止野毒的存在。
加強飼養管理,切斷傳播途徑:建立嚴格強化的消毒管理制度,定期消毒飼養環境,0.5%氯化銨溶液對法氏囊病毒有極好的殺滅作用。對于前批雞群發生過法氏囊病疫情的,在下次進雞前應對雞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,糞便中含有大量病毒,空氣、飼養用具、塵土中也有大量病毒,因此糞便無害化處理,環境從上到下,從內到外徹底消毒至關重要。
治療:
1、提高舍內溫度1—2度,以緩解因體溫升高造成的應急反應。
2、注射高免抗體:使用正規廠家生長的卵黃高免抗體,注射時注意交叉感染,勤換注射針頭,同時注意添加Vc,緩解應激。
3、治療法氏囊的原則:環境消毒,抗病毒,退熱,緩解腎臟病變,增強機體免疫力(利于法氏囊修復,B淋巴細胞生成),防繼發感染。
環境消毒:一天用含碘消毒劑消毒2次,消毒時注意消毒水溫度不宜過低,一般在25度左右,霧滴不宜過細防止被雞吸入肺內,噴頭不要直噴雞群,使消毒藥水自由散落。
抗病毒、增強免疫力:多選用促進雞體自身免疫力提升的藥物,如芪太素(多種免疫球蛋白)、金黃芪(70%黃芪多糖)等。
退熱:博抗素(魚金注射液)等。
緩解腎臟病變:腎方舒(烏洛托品)、通腎靈(小蘇打、Va)等。
防繼發感染:主要是預防新城疫和大腸桿菌的繼發感染。選擇藥物時盡量選擇對腎臟傷害小的藥物,禁用磺胺藥、氨基糖苷類藥物。可用神劍(七清敗毒顆粒)+倍耐欣(廣譜抗生素)。
總結
法氏囊病毒野毒廣泛存在,日常飼養管理中要杜絕外部一切傳染源(車輛、人員、用具、物品等)。
由傳染性法氏囊病導致的免疫抑制已經廣泛影響到當前養殖業,導致其他疫苗(如新城疫疫苗)免疫失敗,而且導致雞體自身免疫力低下,其他疾病極易感染雞群。
合理、規范、嚴格的消毒程序對于防治本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法氏囊病的發病日趨嚴重,發病日齡拓寬。小到4—5日齡,大到15—18周齡。
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,科學規范的免疫程序是防治本病的關鍵。
10
2014
03
“雞傳染性法氏囊病”專題
作者:迅達康獸藥 | 分類:禽藥技術 | 瀏覽:1700 | 評論:0
- 控制面板
- 搜索
- 最新留言
-
- 文章歸檔
-
- 2016年4月 (4)
- 2016年3月 (10)
- 2016年2月 (5)
- 2016年1月 (19)
- 2015年12月 (28)
- 2015年11月 (23)
- 2015年10月 (21)
- 2015年9月 (23)
- 2015年8月 (23)
- 2015年7月 (28)
- 2015年6月 (21)
- 2015年5月 (39)
- 2015年4月 (42)
- 2015年3月 (41)
- 2015年2月 (13)
- 2015年1月 (51)
- 2014年12月 (49)
- 2014年11月 (37)
- 2014年10月 (20)
- 2014年9月 (17)
- 2014年8月 (18)
- 2014年7月 (16)
- 2014年6月 (9)
- 2014年5月 (6)
- 2014年4月 (5)
- 2014年3月 (30)
- 2014年2月 (16)
- 2014年1月 (17)
- 2013年12月 (8)
- 2013年11月 (22)
- 友情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