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影響豬舍環境的主要因素
豬舍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溫度、濕度,還有氣流、光照、灰塵和微生物、有害氣體、噪音、群居環境和飼養密度等。
1.溫度。豬是恒溫動物,在適宜的空氣溫度范圍內豬只才有可能創造出更高的生產力。反之,豬只的生產力下降,飼料利用率降低。據報道,當溫度處于適宜溫度低值時,豬日增重較少,每天每千克體重的飼料消耗量增多,哺乳仔豬乳汁的消耗量較大。初生仔豬對低溫十分敏感,抗冷應激能力較弱,故容易出現凍死和壓死。當空氣溫度過高,母豬和公豬的繁殖能力都會降低,如初產母豬受胎率降低、公豬精液品質變低,還有可能引起妊娠母豬流產等。
2 . 濕度�?諝鉂穸韧ǔV赶鄬穸�, 有試驗表明, 相對濕度75%~85%的試驗豬,較相對濕度95%~98%的試驗豬平均日增重較高,每千克增重飼料消耗量少。據測定,相對濕度大的空氣比相對濕度小的空氣導熱能力強,豬舍內空氣濕度越大,保溫性能越差,豬體內熱量散失就多,能量消耗大。高的空氣濕度容易使飼料發霉,當豬只處于高溫低濕環境時,易出現呼吸道疾病。
3.其他環境條件。在自然溫度較高的季節,使用空氣溫度低于豬體溫的氣流,可以幫助豬體散熱,提高豬只的生產力和抗病能力。在低空氣溫度環境下,氣流會加重寒冷對豬的刺激。適度的太陽光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,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,過度的太陽光照會對豬體產生損害,引起豬只發病,如日射病、光敏性皮炎等。適度的光強度能提高育肥豬的抗病力和飼料利用率,提高母豬繁殖力,改善公豬精液質量。密閉豬舍中的粉塵易導致皮炎、眼炎等疾病。微生物易導致豬氣喘病、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的發生。空氣中的硫化氫和氨含量過高,直接影響飼養管理人員及豬的健康。研究表明,噪聲對人和小動物的某些器官組織都有不良影響。飼養密度過大,豬的增長減慢;密度過小,浪費有效利用面積,有時因為熱散失加快,反而影響增重。
二、調控豬舍環境的關鍵點豬舍環境是豬生產中的重要因素,對豬生產水平影響較大。因此,想提高豬場的生產成績,必須創造適宜的豬舍環境。現提出控制豬舍環境的幾個關鍵點:
1.調控空氣溫度。調控空氣溫度就是采用不同方法使豬舍內溫度達到適宜溫度的過程。如建造豬舍時加設門斗,設置雙層窗戶,選用導熱性能小的建筑材料或空心磚等,并和防潮材料相結合,以起到最佳保溫效果。在寒冷的季節,對豬舍進行統一或局部供暖,提高舍內的空氣溫度,也可適當加大飼養密度。將屋頂和墻壁做雙層設計,在舍外或屋頂搭遮陽棚。加強通風設計,可以降低空氣溫度,凈化空氣,這是降低豬舍溫度的有效方法之一。搞好豬場綠化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。在炎熱的季節,還可以在豬舍通風前進行噴霧處理,這種方式降溫效果也很好。
2.調控空氣濕度。調控空氣濕度指通過通風、及時清除糞水等措施來降低空氣濕度的過程。如在傳統豬舍中,糞尿溝多采用不滲水材料,應及時清除廢水;在豬舍內設有儲糞池時,需要及時清理糞尿,并加強通風換氣。
3.控制光照�?刂乒庹罩竿ㄟ^控制自然采光和人工光照相結合的方式改變采光時間的過程。如按照合理的采光系數,設計面積大小合適的豬舍窗戶,或在窗前種植適當高度的綠化樹等,均可以調節豬舍的光照時間。在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的情況下,可適當給豬補充人工光照。
4.嚴格規劃飼養密度。嚴格規劃飼養密度是指在生產過程中,嚴格控制每頭豬占有的飼養面積。適當降低過大的飼養密度,可以降低空氣溫度和濕度,減少粉塵、微生物和有害氣體含量,降低噪音。由于豬舍環境的各個因素間存在著較復雜的關系,因此對豬舍環境進行理想調控需要養殖者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研究,不斷創新,不斷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