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喙好與壞直接影響蛋雞的生產性能
- 時間:2016-04-22 來源:沈陽市畜牧獸醫科研所
在蛋雞生產中生產者往往忽視的一個環節就是斷喙好與壞,忽視斷喙質量對育成質量乃至生產性能表現的影響,導致育成質量不達標,生產表現不穩定,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。
一、傳統斷喙存在的問題:傳統斷喙操作是在5—7日齡,用標準化斷喙器斷去上喙尖到鼻孔的二分之一,下喙的三分之一(包括燒烙損傷部分),達到上下喙整齊閉合,產蛋期喙尖不銳的效果。
1、下列情況會影響斷喙質量:
①隨意選擇操作人員;
②斷喙日齡安排不當;
③斷喙程度或大或小;
④燒烙止血或輕或重;
⑤斷喙器非標準化,甚至因陋就簡,土法斷喙;
⑥輔助措施采取不當、不全。
2、上述情況導致的后果表現為:
雛雞因流血過多或劇烈應激而死亡;生長發育緩慢;喙不可逆損傷,上喙或下喙停止發育;上喙發育過快,喙尖尖銳鋒利,甚至上喙內鉤;上下喙不能整齊閉合,或“地包天”,或“天蓋地”。所有上述生理缺陷,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,導致長期的飼料有效采食量降低,骨骼發育不良,體重不能達標,體成熟遲緩,雞群育成質量評價上,均勻度降低,體況差的雞增加,體成熟與性成熟不能協調一致,導致不能完成高質量育成雞群的培育。
在現代蛋雞生產育成期逐漸縮短的大趨勢下,育成期生理缺陷是不可彌補的,帶入生產期,必然影響到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。
在生產實踐中,斷喙質量差的健康產蛋雞群,常發現沒有明顯產蛋高峰期,開產不整齊,不一致;高峰期持續時間短,下降快;產蛋率忽高忽低,蛋大小不一;產蛋后期持續生產能力差。
如何解決上述問題?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采用斷喙與修喙相結合的方法。
1、選擇熟練的操作人員并固定,使用標準化斷喙器械按經按典方法斷喙,斷去上喙尖到鼻孔的1/2,下喙的1/3(包括燒烙損傷部分)。①斷喙前2—3天拌料中多維加倍,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k3可適當高至5克/升飲水;②飲水充足;③斷喙前三小時停料,斷喙后一周飼料厚3厘米以上;④斷喙與免疫等增加應激程度的措施避免重復。
2、修喙在8—10周齡前完成(保證雞只充分發育的時間),共進行兩次。修喙時及時淘汰喙有嚴重缺陷的雞只。
當然,育成期的其他飼養管理措施也不能低估。但是,斷喙對現代蛋雞生產的重要性,希望生產者一定給以足夠的重視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长乐市|
响水县|
昭平县|
望谟县|
凤庆县|
瑞金市|
石渠县|
忻州市|
肥西县|
大化|
张家口市|
册亨县|
安国市|
长治市|
河津市|
宜城市|
柳河县|
青浦区|
盐亭县|
阿拉善盟|
波密县|
集安市|
绥棱县|
禄丰县|
黎川县|
龙里县|
无棣县|
中江县|
潍坊市|
泰顺县|
沧州市|
万源市|
惠来县|
泰顺县|
柘荣县|
前郭尔|
罗田县|
道孚县|
木兰县|
西峡县|
兰西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