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好山雞的孵化工作
- 時間:2015-11-06 來源:迅達康獸藥
養殖技術專家解析如何做好山雞的孵化工作
一、優質種蛋的選擇
選擇種蛋必須從健康而高產的優良山雞群中選擇。入選種蛋必須大小適中,蛋形蛋色正常,蛋重一般以26-27克為宜,過小(<23克)、過大(>30克)、畸形蛋、沙皮蛋、裂紋蛋均不宜做種蛋。
山雞種蛋貯存時間為7-10天,溫度為15-16℃,濕度為70-75%,通風良好。種蛋應放在蛋盤上貯存,大頭朝上,以稍斜放為宜,如貯存時間超過7天,應每日翻蛋1次,以防蛋黃與蛋殼粘連。
二、種蛋的熏蒸消毒
每日種蛋收集選好后,(貯存前)及種蛋入孵前應熏蒸消毒。消毒時,把種蛋放在蛋盤上,大頭沖上碼好,把蛋盤在地上一層層摞起來,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20分鐘即可。每立方空間用福爾馬林42毫升加21克高錳酸鉀。也可以用0.1%新潔爾滅或0.02%高錳酸鉀直接在種蛋上噴霧消毒。
三、具體孵化要求
1.合理的溫濕度
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后,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,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后即進行碼盤入孵,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。另外,孵化機事先清洗、消毒、調試,并要預熱。
山雞對孵化溫度和濕度的要求,既不同于家禽,也有別于其他珍禽。在入孵后第1-20天孵化機空間溫度為38度,第21-24天為37度,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種蛋上,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溫37.5-38度即可,入孵后第1-20天孵化濕度60%,第21-24天為70%。
2.翻蛋與照蛋
入孵后第1-20天,每隔2-3h要翻蛋一次,每日翻蛋8-12次,翻轉角度為90度,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,防止胚胎黏殼。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溫差±0.5℃,則每日要調盤一次,即上下蛋盤對調,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,以彌補溫差的影響。
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8天進行,通過照蛋,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。受精蛋胚胎發育正常,血管呈放射狀分布,顏色鮮艷發紅;死胚蛋顏色較淺,內有不規則的血環、血弧,無放射狀血管;無精蛋發亮無血管網,只能看到蛋黃的影子。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22天進行,以剔除死胚蛋,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。活胚蛋呈黑紅色、氣室傾斜、邊界彎曲、周圍有粗大的血管;死胚蛋氣室周圍看不到暗紅色的血管,邊緣模糊,有的蛋顏色較淺,小頭發亮。在孵化過程不定期地抽檢胚蛋,以便掌握胚胎發育情況,并據此采取相應措施。
3.出雛
山雞種蛋孵化至22天,應將活的胚蛋落盤。落盤后要按山雞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,即較前一孵化階段,溫度適當降低,而濕度適當增加,以利出雛。為保證足夠的濕度,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。孵化至第23天即開始出雛,滿24天出雛完畢,山雞雛出殼后,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,而后取出,放入育雛室或箱中。揀雛過早,幼雛羽毛未干,對環境適應性差;揀雛過晚,幼雛羽毛干后,即可活動,可能自行爬出,掉入水盤淹死。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,只在揀雛時開燈,以免雛雞爬行時損傷關節,一般每2小時揀雛一次。
山雞蛋在孵化期間,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,并做記錄,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。定時往孵化器的水盤內加水,定時翻蛋。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、指示器的變化,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。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后,應將孵化器、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、刷洗和消毒。
四、孵化效果的檢查與分析
每次孵化結束之后應統計孵化成績(入孵蛋孵化率、受精蛋孵化率),并進行分析,以便總結,積累經驗。
一般來說,人工飼養的山雞,頭照無精蛋不超過6%,死胚蛋不超過3%。如果死胚率過高,多是由于種蛋保管不當、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造成。無精蛋過多,則多是種山雞群雌雄配比不當、種山雞患病、公山雞雄性不強等原因造成。
二照時死胚蛋不超過3%為正常,死蛋過多往往是由于種山雞飼養不良、胚胎營養不足、孵化溫度不適宜及通風不良所致。孵化末期移盤后死胚蛋為6-7%,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條件不良所致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宁武县|
敖汉旗|
聂拉木县|
启东市|
阿城市|
大关县|
呼伦贝尔市|
霍林郭勒市|
民权县|
莆田市|
武隆县|
水富县|
翁牛特旗|
横峰县|
富顺县|
长寿区|
福建省|
隆昌县|
大丰市|
石楼县|
德令哈市|
永寿县|
肥西县|
肥乡县|
静乐县|
会昌县|
五寨县|
连州市|
永兴县|
安宁市|
石棉县|
修文县|
建阳市|
绥中县|
康定县|
钟祥市|
屯留县|
遵化市|
汝南县|
青海省|
寻乌县|